
近红外光谱Eisikovits
专业领域
转型司法与战后重建,战争伦理,技术伦理
度
法学学士
博士学位
专业刊物及贡献
- 同情敌人:和解、过渡正义、谈判(Brill-Nijhoff/RoL, 2009)
- 《停战理论》(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,2015)
- 《过渡时期司法理论化》(Ashgate/Routledge, 2015)合著者
- 特邀编辑,《社会与政治哲学杂志》特刊《不对称战争时代的和平》(2015)
- 《荣耀、耻辱和战争的冲动》(即将出版,剑桥大学出版社)
- 《道德哲学与政治》特刊特约编辑
- 《人工智能与Phronesis》,与丹·费尔德曼合著,《道德哲学与政治》9(2),2022年
- 《人工智能与人权的基础》,《政治与政治》,2022年第24期
- “工作场所自动化和政治替代:一个有效的类比?”与杰克·伯利,人工智能和伦理,即将出版
- “蒋德昌的后反乌托邦技术现实主义”,《伦理与新兴技术》32(1)
额外的信息
Nir Eisikovits是哲学教授,也是应用伦理学中心的创始主任。在来到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之前,他在萨福克大学教授法律和政治哲学,在那里他共同创立并指导了伦理和公共政策研究生课程。埃西科维茨教授的研究重点是战争伦理和技术伦理。他是《停战理论》(帕尔格雷夫·麦克米伦出版社)、《同情敌人:和解、过渡时期司法、谈判》(布瑞尔出版社)、即将出版的《荣耀、羞辱和战争的动力》(剑桥出版社)的作者,也是《过渡时期司法理论化》(劳特利奇出版社)的共同编辑。他也是最近一期《不对称战争时代的和平思想理论》的客座编辑,以及即将出版的《道德哲学与政治:未来的工作、娱乐和教育》的客座编辑。Eisikovits撰写了大量关于政治和解、过渡时期司法、宽恕在政治中的作用、真相委员会、战争伦理和人工智能伦理的文章。Eisikovits于2005年在波士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。除了他的学术工作,他还为几个专注于解决冲突的非政府组织提供建议,并经常为报纸和杂志评论技术伦理和战争文化。他的文章曾出现在《波士顿环球报》、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》、《迈阿密先驱报》、《国家利益》、《前进》、《Cognoscenti》、《Slate》和《对话》等杂志上。